農村養老服務供給不足,但老人甯願留守也不進城
如何托起返鄉農民工的幸福晚年?
閱讀提示
退休農民工返鄉,留守老人不願進城,農村快速“變老”。然而農村養老資源有限,有的進城務工者為照顧老人不惜返鄉。專家表示,農村養老問題靠單一主體很難解決,政府、市場、社會、家庭需共同發揮作用。
今年50歲的周萍,2017年到安徽省淮北市打工。如今,她正在為自己的養老問題發愁。
“城裡退休老人都有養老金,少的一個月也有幾百元,我也應該早點買養老保險的,現在确實後悔了。”周萍告訴記者,自己的父母有4個子女輪流照顧,而到了自己這代,隻有一個孩子,而孩子也要工作養家。“等我們老了也不能光指望兒女。”周萍說。
随着大量農民工退休返鄉,加上留守老人難離故土,農村正在快速“變老”。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,生活在農村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比重為23.81%,比城鎮高出7.99個百分點。面對相較城市更加緊張的養老服務資源,返鄉農民工如何養老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留守老人不願進城
在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的一個小村莊,有一個不到30平方米的口腔診所。沒有患者的時候,張萬峰喜歡躺在小炕上玩手機。5年前,為就近照顧漸漸衰老的父母,他從100多公裡外的城鎮搬回了老家。
年輕時,張萬峰離鄉進城謀生,在吉林省松原市開了家口腔診所,并在當地安家。
在松原生活的十幾年間,張萬峰不是沒想過接父母一起生活。“但老人進城後極不習慣,反而容易憋出病來。”張萬峰說,“這幾年,父母年齡越來越大,身體也不好。尤其我媽還有心髒病和腦梗,每年都要住幾次院,就怕哪天嚴重了,連最後一面都見不上。”
幾經權衡,張萬峰回到農安縣買房,在縣城和老家中間位置的鄉鎮重新開了一家診所,上下班通勤隻有10多公裡,照顧父母也方便。
不少進城務工者都面臨着和張萬峰一樣的難題:年輕時進城工作安家,本打算站穩腳跟後接父母進城,然而,老人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,有着根深蒂固的故土情結,難以适應城市生活。城裡樓房不如老家平房自在、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差異大、不想給兒女添麻煩……多重因素導緻留守老人不願進城和兒女共同生活。
年近60歲的姜源老兩口可謂談“城”色變。在長春工作的女兒每次回來都想讓他們進城住一段時間,但習慣了村裡的甯靜自在,兩人總是找借口推脫。“我們現在身體還行,農村能種地養雞,生活成本也低。”姜源說,“在城裡睡不着覺,待着上火。”
老年農民工返鄉現象突出
根據第五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,農村老年人年齡結構、空巢率、健康狀況等指标均較城鎮更加嚴峻,在經濟收入水平和養老服務費用承受能力等方面均與城鎮差距較大,許多地方村莊空心化、農民老齡化、老年農民工返鄉現象比較突出。
“我國農村‘未富先老’問題突出,從經濟保障看,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盡管覆蓋面廣,但水平偏低;從養老服務的供給看,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來養老,但家庭結構的小型化,疊加農村成年子女外出務工等因素,導緻農村家庭養老的照顧主體缺失,家庭養老難以為繼。”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杏果說。
“孩子的工作生活壓力也很大,雙方加起來四個老人,我們是真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,如果能有上門居家服務就好了。”姜源說。
李杏果告訴記者,農村市場化、社會化養老服務起步較晚,發展相對滞後,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一直處在發展的薄弱環節,養老服務設施十分缺乏。她指出,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農村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有效需求不足,收入水平低也限制其對養老服務的消費。長遠來看,發展市場化、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是農村養老服務發展的必由之路。
綜合施策解決農村養老難
近日,民政部聯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、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這是我國首次在全國層面專門對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作出總體性、系統性部署。《意見》明确,到2025年,農村養老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,每個縣(市、區、旗)至少建有一所以失能照護為主的縣級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;省域内總體鄉鎮層面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服務覆蓋率不低于60%。
“政府應将農村養老服務所涉土地、稅收、設施、組織、人員、資金投入等要素的相關政策進行系統梳理,将分散的、碎片化的政策進行整合,形成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統一規劃,推動農村養老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。并通過重點考核、督辦等舉措,确保政策落地見效。”李杏果認為,農村養老問題僅靠單一主體很難解決,政府、市場、社會、家庭等均應參與其中發揮作用。
政府在統一規劃之下,應通過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進一步加大農村養老服務的開放力度,增加财政資金的撬動力度,通過完善土地、稅收、财政、人才、信貸等各種激勵政策,激發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養老服務的積極性。尤其是要激勵企業、村集體、社會組織、志願者等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。
“要充分尊重、激發農村養老的自治實踐,鼓勵村集體、老年協會、志願服務組織等基于本地實際、探索農村養老服務新模式。還要充分利用留守農村的活力老人、婦女等勞動力,打造一支基于本地、靠得住的農村養老服務人才隊伍。”李杏果說。
(部分受訪者為化名)
(工人日報 記者 柳姗姗 彭冰) UEADADYQHKQEHKQHEQ